(资料图)
四川经济网讯 (吴浩威董政坤白净旭吴育杰 记者 唐千惠)11月28日,在问到数字化钻井队试点体验感受时,川西钻探川庆70227队队长谢佳晨表示,新型数字化生产设备使用体验好,比传统设备、手段更高效,更安全,为钻井提速增效插上了智能化“翅膀”。
近年来,为落实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总体战略部署,川西钻探公司紧密结合钻井工程业务特点,试点建设数字化钻井队,坚持抓实“数字+基础管理”“数字+工程技术”“数字+安全生产”“数字+经营效益”四大赋能模块建设,优化现场数字钻井效率,全面实现提质增效。
数字化钻井第一批试点队伍陆续安装了电子液面坐岗仪、司钻导航仪、数字化协同工作室、数字化值班室、钻井液性能在线监测、智能远控房、作业行为智能识别、智能门禁等信息化设备。其中,数字化协同办公室和数字化值班室是由川西钻探公司自主设计制造的。它们是井场内的工程指挥中心,各方面的信息在这里汇聚并以曲线参数的形式表现,使得钻井工况一目了然,确保钻井作业安全高效开展。
通过数字化钻井,试点队伍实现了井筒全产业链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生产要素信息全程跟踪、资源智能调配、作业智能预警,大幅提升生产效率。队伍技术干部、管理人员利用数字化钻井工具与平台深挖各项数据,针对现场实际工况进行分析,细化作业工序,把控作业风险,在优化钻井质量的前提下不断刷新钻井新速度。数字化营房可以与公司EISC远程支持有效衔接,便于钻井队在遇到突发问题时,可以快速高效地处理紧急情况。除数字化营房外,智能远控房、作业行为智能识别、智能门禁等信息化设备协同EISC系统实现对井队生产运行、现场监控、技术支持、辅助决策和应急指挥的全方位数字化管理。
与数字化钻井硬件设备相配套的还有包括钻井工程师平台、中油技服EISS井场版(录井工程师)平台、钻井液工作平台等一整套完备的软件系统。三大平台互联互通,在生产现场实现了简化汇报流程、优化钻井参数、细化过程管控,减少现场重复数据填报,累计为数字化钻井队减负基础资料26项,与之前相比下降21.1%。平台优化了数据表格填写界面,使得填写更加方便、快捷,共减少了70%的现场纸质资料填写。自动生成的当日工作数据资料缩短了技术干部生产任务下达耗时,节省填报、整理、归纳用时,零碎时间利用率提升60%,有效减少生产资料负担。
截至目前,川西钻探公司已有13支钻井队完成数字化转型推广部署,其中11只钻井队已参与上线考核。下一步,川西钻探公司还将继续推广部署,力争实现全钻井队的数字化建设,为公司高质量发展交上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