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刘婕)植物也要睡觉吗?为什么有绿豆芽和黄豆芽,却没有红豆芽?青鳉(音同“江”)还可以“试管婴儿”?小飞蛾为啥老喜欢围着光源转?兴隆湖里的这些鸟,为什么只有在冬天才能看到?这些问题在天府新区“自然记录官”们的作品中似乎都找到了答案。
【资料图】
近期,由四川天府新区社区治理和社事局、生态环境和城管局、科创和人才局、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开展的第二届天府新区“公园城市”自然笔记大赛顺利落下帷幕。
记录雪山与公园城市同框
大赛期间,收到来自96所学校的小朋友创作的“自然笔记”作品,共计1.5万余幅,产生了10名“自然发现奖”、10个优秀组织奖、87名优秀指导老师奖以及一二三等奖作品若干。
据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二届天府新区“公园城市”自然笔记大赛以“身边的自然现象”为主题,鼓励青少年儿童走进自然,在自然中学习、体会,以手写、手绘的形式,记录在自然中观察到的物、事、人,学习传播保护自然、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
来看看兴隆湖的青鳉“试管婴儿”全过程
通过连续两届的成功举办,“公园城市”自然笔记大赛已渐成市民了解、感知公园城市的特色品牌活动。天府新区作为全国“公园城市”首提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天府新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正如每一个新区人所感知的一样,这座城市每天在山水中自然中生长,拥绿、观湖、看鸟成为备受欢迎的休闲方式。数据显示,新区观测记录鸟类达167种,兴隆湖连续五年新增鸟类10余种(包括国家级保护鸟类青头潜鸭、鹗、小天鹅等)。
兴隆湖水面下的动物大聚会
在这些“自然笔记”中,有的聚焦稀有植物的生存之道,有的关注动物的衣食住行,有探寻动植物和周边环境的关系……小小“自然记录官”们,以天府新区的生态环境为基底,用科学的探究方法,记录从大自然中受到的熏陶与启迪,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赋予手中的画笔,为我们打开了认识公园城市的全新大门。
"看了小朋友们的这些‘自然笔记’,已经被深深震撼。公园城市优渥的生态本底、细致严谨的科学探究、家长和老师的耐心引导、小朋友们无拘无束的想象力共同造就了一幅幅令人惊艳的‘自然笔记’。"参观市民表示。
“自然记录官”们正在观察记录自然现象
“记录自然笔记是一场又好玩、又有意义的特殊体验,对我们生活的环境有了更多的了解。以后要把自然笔记当成一种习惯,就像写周记那样,随时记录身边美丽的环境。”“自然记录官”代表告诉记者。
此外,本次第二届天府新区“公园城市”自然笔记大赛,还将举办线上表彰大会,对“自然记录官”们进行集中表扬,并以“云观展”的方式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获取更多表彰会的详情,请扫码一键预约自然笔记大赛线上直播表彰会。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