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兰爽 )近日,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出台《四川省地质勘查活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这是四川首个地质勘查活动监督管理文件,通过“放管服”三管齐下、协同推进,为持续深化地质勘查活动监督管理改革,全力构建地质勘查行业新格局迈出坚实一步。
“放”出活力动力。《实施细则》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地质勘查主管单位、行业组织、社会公众等多元监管主体的能动性。依托“全国地质勘查行业监管服务平台”,以地勘单位填报公示信息为基础,地质勘查活动为核心,信用监管为着力点,进一步完善了四川省地质勘查行业监管、自律、监督各尽其职、协同一体的管理机制,并理顺管理关系、激发发展活力,为推动建立地勘单位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格局提供了依据。
“管”出公平秩序。《实施细则》有效衔接地质勘查活动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定期采集监督检查、行业自律、技术鉴定及司法等多渠道的信息,以“双随机、一公开”方式涵盖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地质灾害防治相关活动领域的统一监管。通过过程监控和行为规范,有效消除地质勘查活动“旁站式”监管盲区,形成了闭合的信用监管与服务链条,使地质勘查活动监管变得更加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在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达到提升监管效能和监管水平的目的,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行业秩序。
“服”出质量效率。《实施细则》将信用机制贯穿于信息产生、公示、归集、管理、使用、联合惩戒等各个环节,优化监管对象体验,畅通表达诉求渠道。实现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用中国”网站、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等平台的信息共享,打通地质勘查活动领域的行政、司法及民事权利救济渠道,加大信息共享和信用约束,寓管理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