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四川经济网广元讯(郭桂花 记者 侯东 )采菇、装筐、搬运上车……12月15日,广元市利州区白朝乡徐家村香菇产业园里一派忙碌的景象,一框框新鲜的蘑菇被工人们陆续送出温室大棚。
“这是冬季的第一茬平菇,平均一天要采一两百斤,按批发价3块钱一斤送货到农产品交易中心,不愁销路!”园区负责人刘洋高兴地说,为了一年四季不缺菇卖,园区分批次做好夏菇、秋菇、冬菇种植规划,目前,2万袋平菇已陆续出菇。待到明年3月份平菇采摘罢茬时,刚好赶上30万袋香菇、4亩羊肚菌进入采摘期。
“香菇园今年种菇的时节赶得好,技术方面有专家把关,我们只管干活,菇丰收了,大家收入都有保障。”忙着采菇的徐家村村民徐庭海乐呵呵地说,他这几年一直在园区务工,家门口每年能挣5万余元,村里像他一样长期在园区务工的还有15人,要是赶上香菇盛产期,有上百人到园区务工。
“徐家村香菇产业园仅是利州区通过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带动村民分享产业发展红利的一个点,全区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目前已覆盖白朝乡、宝轮镇10个村,带动4200名村民就近务工,同时,辐射周边3个乡镇发展羊肚菌、香菇、木耳等产业7000亩。”该区农业农村局总经济师刘少文介绍道,利州区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已创建为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其主导产业为食用菌,基地面积共3800亩,其中,羊肚菌种植面积1390亩,香菇、木耳等年产量达800万椴(袋)。
据了解,为增强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动能,让特色产业持续助农增收,利州区创新科技支撑机制,通过与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四川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广泛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进食用菌等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目前,该区已成立香菇研究所专家工作站,组建专家团队2个,配备正高级岗位专家3人。同时,该区创新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管护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成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15个、社会化服务超市3个,在食用菌种植基地和辐射区统一开展病虫害防治、食用菌冷链、储藏等社会化服务,推动农户就地分享产业增值收益。2022年底,该区食用菌现代农业园区第一产业总产值预计实现3.96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2.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