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兰爽 张诗若)“看到政府工作报告用了很多篇幅来说支持民营企业稳增长的事,我备感振奋,希望相关举措能够落地、落实。”1月14日,省两会期间,省人大代表、四川中鸿新世纪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董事长肖红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今年重点关注四川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省人大代表、四川中鸿新世纪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董事长肖红梅

据肖红梅介绍,民营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十年,民营经济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占比从50%上升至60%以上,贡献了五成以上的税收、七成以上的技术成果以及八成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岗位。


(资料图)

然而,受全球经济下行与新冠疫情的冲击,民营经济面临底气不足,缺资源、缺资金,转型动力重构等众多挑战。

作为一个经济工作者,也作为省人大代表,肖红梅十分关心民营经济如何解决困难、如何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经过一年的走访调研与深思熟虑,她建议,首先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凝聚发展合力。

她说:“2021年,我省出台了《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营商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对民营企业而言,高效快捷的政商沟通渠道仍需要不断优化。”

据此,肖红梅建议政府通过线上的大数据平台,建立重点企业“一企一档”制度,确保企业与政府沟通不掉线,畅通民营企业参与涉及企业自身利益的重大政策、决策渠道。同时,政府也能通过上述沟通渠道及时了解企业家所思所想、所困所惑,在信息资源的汇聚中,制定相关涉企政策。

肖红梅在调研时发现,虽然政府不断出台政策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但许多民营企业仍因为指标达不到政策文件规定的标准,无法取得贷款。所以她建议拓展融资渠道,满足各类企业的资金需求。

肖红梅还补充到:“针对中小微企业,可以降低银税贷的信用等级,提高贷款的额度与次数。对于处于孵化期的成长型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建议政府‘精准滴灌’、重点帮扶。或者以产业基金的方式,吸引与带动民间资本参与企业投资,缓解其融资压力。”

另外,在肖红梅看来,目前经济运行过程中仍存在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力度不足的问题。对此,她建议提升市场环境公平性,打造公平市场竞争环境。

“政府投资与采购、公共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往往难以打破区别对待的壁垒,所以我建议在辖区内以市场化竞争为导向,赋予所有竞标企业同等准入机会,切实保障民营资本参与新兴产业投资、国家重大投资项目的建设。” 肖红梅表示,要加大政府采购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提高政府部门年度采购项目预算总额中专门面向中小微民营企业的比例。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