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张诗若)1月29日,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召开贯彻落实营商环境5.0政策暨优化营商环境专题工作会,围绕成都市“12345”亲清在线启动暨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要求,对2023年度市场监管系统优化营商环境进行安排部署,力争以一流营商环境助力市场主体“开门红”。

优化营商环境是助力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壮大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近年来的营商环境建设,成都市市场主体活力不断激发,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成都全市市场主体合计363.89万户,同比增长17.8%,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二位。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成都市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举措》将于1月30日正式实施,标志着成都营商环境5.0改革正式开启。5.0政策涉及市场监管职责共40项举措,涵盖便捷准入退出、破除市场壁垒、推行新型监管等8个方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比起4.0政策,“升级版”的市场监管领域5.0政策更加注重“四个突出”,即突出企业需求、突出对标优化、突出系统集成、突出改革时效。

“紧扣企业从开办、发展到退出的重要阶段,制约市场主体活力的难点、堵点和痛点在哪里,我们就要解决哪里的问题。”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进一步便利市场准入退出,通过“一站式”服务有效地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转化效益,为市场主体壮大发展创造更加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

——在便利企业开办方面,依托全市统一的地址库,推行“标准化地址+申报承诺制”登记模式;常态化运行成德眉资一体化企业登记绿色通道,除因当地城市管理需要对具体登记事项有特别规定的外,实现所有法定登记事项在四市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在便利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方面,深化“一照多址”改革;对食品生产许可、重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等事项实施“一证多址”改革,经审查符合许可条件的,准予在同一许可证上载明多个生产地址,便利企业扩大规模和跨区经营;将企业分支机构、连锁门店信息变更纳入同城通办。

——在简便市场主体注销流程方面,优化简易注销程序,开展套餐式注销服务,相关部门实行注销业务“信息共享、同步指引”;实施歇业制度,已办理歇业备案的市场主体,不纳入长期停业未经营清理吊销范围。

——在提升知识产权运用转化效益方面,持续优化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平台功能,为需求主体“一站式”提供知识产权政策咨询、信息发布、融资对接、评估评价等支撑性服务;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机制,助力市场主体“知产”变“资产”,丰富知识产权投融资产品。

除了以上10项首要牵头任务,市场监管部门还将承担和配合破除市场壁垒、深化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优化外商投资促进服务等30项改革任务。

“通过从1.0到5.0的不断优化完善,目前改革进程已经从单部门局部性改革向系统性集成化转变。”该负责人举例,像“标准化地址+申报承诺制”“企业跨区迁移一件事”等,就需要多部门协同推进,同时改革重心从时间、数量的增减转向改革质量的提升,进一步注重从市场主体的所需所盼出发,市场监管部门将在常态化工作、创新性举措上发力,为全市市场主体服好务。

据悉,近年来成都市市场监管领域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局牵头的‘企业开办’‘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市场监管’3项指标均进入全国优异行列,企业开办实现全程网办、0.5天办结,获批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企业信用分类管理工作做法得到全国推广。”该负责人表示。

作为全局2023年的重点工作,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全力抓好营商环境建设5.0政策落地落实,明确目标、任务、举措、责任,健全“责任制+清单制”工作推进机制,以务实举措推动改革尽早落地见效,全力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综合利用线上线下等平台渠道,分类分批做好便民利企举措解读和宣传,全力提高市场主体知晓率和认可度。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