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四川经济网甘孜讯(王丰 记者 杨琦)“这下真是太好了,有了母牦牛,就能产仔,还会有牦牛奶,可以制成酥油拿去卖,这样就有收入了,以后的生活一定会好起来的,太感谢你们了。”近日,在炉霍县新都镇上街村,村民切绕说起自家刚添置的母牦牛,眼里满是希望。

对口支援专项资金购买的母牦牛

切绕眼中的希望,得益于浙江省玉环市对口支援专项资金的补助。

原来,年事已高的切绕,还有一个患视力二级残疾的女儿,此前,切绕靠着国家补助金和女儿打工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

炉霍县残联通过各乡的驻村干部考察、调研了解到的情况后,将其确定为补贴对象。

“我们根据切绕家的实际情况,提供补贴购买了母牦牛。”炉霍县残联理事长王建洪介绍,根据对象户不同的家庭情况,分为3500元、4000元、4500元三档进行补贴。

向残疾户介绍专项资金补助政策

据悉,炉霍县15个乡镇共计补贴购买牦牛124头,同时还开办了两场养殖技术培训会,以“生产资源+技术”确保为残疾户带来切实利益。据了解,此次残联补助购买牦牛的50万元来自玉环市对口支援专项资金,帮助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进一步提高残疾人生活自理和就业增收能力。

“等这批母牦牛开始产奶了,牛奶、酥油、奶渣等农副产品一年也能带来收入。像这样帮他们解决生产工具和技术的问题,就能有效巩固脱贫成果,避免出现返贫的情况了。”王建洪说道。

(图片由浙江省玉环市对口支援炉霍县工作队提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