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刘婕)“截至12月10日,成都市优良天数共计265天,优良率77%,PM2.5累计浓度同比下降2.6%;2022年1—11月,全市地表水水质总体呈优,全市国、省控断面水质全面达标,114个市控及以上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以上。”这是记者从12月12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举行的12月例行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的消息。
新闻通气会现场
这份蓝天碧水答卷,如何完成?“今年,成都大力实施‘锦城蓝天’提升行动、‘天府蓝网’建设行动、‘青山映城’提升行动、‘五绿润城’提升行动、‘天府净土’巩固行动、‘宁静蓉城’降噪行动的生态惠民‘六大行动’,持续推进优化调整‘四大结构’、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提升面源污染管控水平、加强移动源污染治理等“十项重点任务”,集中力量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都市生态环境局规划与环境统计处处长吴军说,以“五绿润城”提升行动为例,成都不断完善天府绿道体系,推进全域公园体系营建,已新建成蓉漂人才公园、芙蓉岛公园等“百个公园”示范工程,完成一系列“金角银边”“口袋公园”打造。
针对重大项目的落地实施,成都市积极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和提高环境治理能力。吴军介绍,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实施了李家岩水库输水管道工程、川西林盘保护修复、成都市中心城区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等重点项目89个,年度计划投资约70.72亿元,截至11月底,31个已经竣工、47个正在建设、11个在前期准备阶段,累计投资达到67.07亿元。
“今年以来,还持续营造生态惠民场景,包装策划生态惠民新场景Top100品牌。”吴军透露,下一步将把这些新场景正式对外发布,旨在给予市民更多可感可及的美好体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赢局面。
(图片由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