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刘婕)12月13日,2022年省级节约用水工作联席会议在四川省水利厅召开。会议透露,2021年,全省用水总量244亿㎥,万元GDP用水量21.7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4.1㎥,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会议现场

据了解,今年,我省在不断完善节水政策建设、 建立用水效率刚性约束指标以及不断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出台实施了《四川省水资源条例》,前三季度新增计划用水户63022户,新开展12个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建设。截至目前,我省已累计开展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创建78个,占比达42.6%。

会议对2022年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等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给予肯定。据悉,经济和信息化厅牵头开展了节水型企业创建,累计评选出省级节水标杆企业4家、标杆园区2家;农业农村厅2022年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0.6万亩,新增节水能力3248万㎥;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有效开展节水型城市、小区创建,5个缺水城市均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标准。

虽然我省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对标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标国家考核、省委省政府要求,节水工作在以下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

会议强调,2023节水工作在要在“强推进”的基础上,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上台阶”。一是全面完成国家节水行动等前阶段目标任务。要锚定《国家节水行动方案》3年总体目标和2022年具体目标,锚定最严格水资源考核、黄河流域计划用水等工作,抓紧最后的窗口期,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顺利迎接国家评估和考核。二要全面开启节水型社会建设新征程。要聚焦行业领域,在农业、工业、城镇、非常规水利用等方面,继续细化实化措施,加强沟通协调,有效提升节水效能,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三要做强特色领域,着力打造丰水地区节水样板。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着力在深化水权水价交易改革、推进合同节水、健全节约用水激励约束机制、落实节水金融支持、创新科技支撑等方面重点研究,逐个突破,做强特色,推出亮点。四要健全机制,强化牵引,坚持系统观念协同推进节水工作。要长期坚持,不断完善《节水联席会议机制工作办法》,共同推动议定事项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四川省水利厅供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