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四川经济网讯宜宾讯(记者 侯云春 严易程 文/图)1月17日,宜宾市兴文县2023年乡村旅游季之小龙虾美食节暨早虾开捕启动仪式举行。随着一批批小龙虾在兴文县鱼米之乡核心示范区五星镇稻虾示范基地出水,意味着今年兴文早虾正式开捕上市。
活动现场
“我们在兴文片区现在种养稻虾面积大约是4000亩,这片基地是100余亩,今天预计起捕量在3000余斤。”四川川虾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说,今年早虾上市早,主要销往浙江、江苏、上海、北京市场,目前已接到订单100多万斤,市场供不应求。
兴文县地处川南,生态环境良好,水质洁净、含钙丰富。得益于天然补钙优势,小龙虾身肥体壮、肉质紧实,当地大力发展粮经复合、稻虾共作,形成了“一季水稻、一季再生稻、四季小龙虾”的稻虾综合种养模式。 “我们现在主要采用虾稻种殖养殖循环模式,稻谷亩产量在1000多斤,基本上能够做到全年两季稻、四批虾,经济效益也比较可观。”据介绍,即使在1月份,小龙虾仍可入笼捕起,出产全国最早的小龙虾,并与湖北、江苏等小龙虾产区错峰上市,先期进入市场。
分拣装箱
近年来,兴文县利用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生态优势,成功探索出了“稻虾共作+连作”新路径,打响了“兴文石海小龙虾”“四川早虾”等品牌,为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益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目前,兴文县有稻虾种养面积6万亩,今年预计小龙虾总产量将突破10000吨,其中今年早虾养殖面积约3万亩,预计早虾总产量可达到2500吨。此外,还大力开展小龙虾预制菜的加工、小龙虾餐饮品牌菜的研发制作,全力构建“苗种繁育、立体养殖、物联流通、精深加工、餐饮消费”一体的稻虾产业链条。力争“十四五”期间小龙虾养殖面积达10万亩,年产量达2万吨以上,综合产值达5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