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年来,少数大中城市在积极探索智慧城市发展中,将新型数字化设施应用到公共厕所建设中,为市民提供智能化、便捷化的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取得了一些可借鉴的做法。”全国政协委员徐玖平介绍。

徐玖平表示,“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主要体现在提供智慧便捷的公共服务,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构筑美好数字生活新图景。“赋予数字化的‘智慧公厕’是美丽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议将城市公共厕所建设融合数字化,扩大其公共服务功能,并纳入‘新基建’范畴,享受国家给予新基建项目的优惠政策。”

徐玖平建议,将城市“智慧公厕”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里的“城市建设领域”支持专项,“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里的“新型基础设施”项目清单,“中长期贷款项目”里的“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项目清单和“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财政贴息项目”里的“新型基础设施”项目清单。还可以考虑将其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里的“市政公共服务等民生领域信息化”投向领域。

(人民政协网 记者 刘乙潼)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