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四川经济网讯(刘宗社 谢武君 记者 唐千惠)日前,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中低温二氧化硫催化吸附剂累计完成300余小时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250~350℃中低温条件下,该催化吸附剂可实现装置开停工、联锁停车等工况下的净化装置的二氧化硫达标排放,标志着天研院中低温二氧化硫催化吸附技术取得突破进展。

本次现场试验以天研院和天然气净化总厂在忠县分厂联合自主设计建设的1000Nm³/d二氧化硫催化吸附技术装置为载体,聚焦制约天然气净化厂硫磺回收及尾气处理装置开停工及异常工况时间段的二氧化硫达标排放生产难题,全面考察该技术在生产装置低负荷开工、加氢催化剂预硫化、克劳斯催化剂停工除硫、加氢催化剂钝化、装置联锁期间,实现高浓度二氧化硫烟气达标排放的能力。

据悉,现场试验考察了工业生产装置常规克劳斯含硫尾气最高8000mg/m³和停产除硫期间高达48000mg/m³时催化吸附效果,同时考察了反应温度、高径比等关键参数对催化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器入口二氧化硫含量5000~48000mg/m³、反应温度250~350℃条件下,中低温二氧化硫催化吸附剂可实现净化装置开停工及异常工况时二氧化硫排放量小于400mg/m³, 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记者了解到,二氧化硫催化吸附是天研院持续10余年自主攻关形成的一项硫磺回收装置尾气处理技术,该技术包括了可再生和非再生两种二氧化硫催化吸附技术,该技术工艺流程短、投资低、操作便捷,可实现炼油、天然气、石化等行业硫磺回收装置二氧化硫超低排放。

下一步,天研院将继续开展催化吸附剂性能稳定性考察及物化性能表征,加快推进技术工业化应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