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网雅安讯 (吴丹记者 程强)11月8日,位于石棉县回隆镇的四川石棉工业园区内,拼项目、拼进度的景象随处可见。在项目建设现场,各类工程机械车辆来回穿梭,为了抢抓施工黄金期,建设者们昼夜施工;在各大企业的生产车间,机械化设备有序运转,工人们在生产线上片刻不停……

通过抢抓四季度时间窗口和时间节点,石棉县全力以赴抓重建、拼经济、搞建设,全力冲刺实现全年工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描绘出工业发展全“拼”图。


(资料图片)

抓生产忙建设冲刺年度总目标

挖掘机、工程车、拖车来回穿梭,头戴安全帽的工人们在施工现场忙着作业,一批批设备被运进建好的主体建筑内,机械的轰鸣声与山间逐渐升腾起的雾气奏响了大干快上的交响乐。走进蓝海集团磷化工绿色升级改造项目现场,火热的气氛没有因骤降的气温消散,反而愈发浓厚。

在黄磷电炉主厂房内,随着炉底铺设的完成,一个有着4层楼高的黄磷炼炉稳稳地置于厂房中,待到项目建成投用后,它将发挥提高产品附加值、多循环利用等作用。

由于项目所在地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中高山地区,一旦进入降雪期,寒冷的气温将会延长水泥凝固时间。为了抢抓建设黄金期,蓝海化工不仅在资金上给予项目充足保障,还采取倒排工期、紧盯任务、多点并发等措施助推项目建设。

目前,项目主体建筑已经完成,原料车间、循环池、开关站等附属设施的建设进展已达70%。

“去年产值7个亿左右,项目顺利完成后,产值有望突破17个亿!还能新增就业岗位200余个。”蓝海化工相关负责人介绍,抢占新赛道,蓝海化工把创新当作企业发展的动力,抓紧时间生产。“由于今年受到高温限电、地震、疫情等影响,对我们这样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的企业来说,困难不小。现在四季度已过去三分之一,我们更要狠抓生产,完成目标任务。”

四环锌锗车间内,工人在有序生产

同样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还出现在四川四环锌锗科技有限公司。为顺应产业政策、大力改变生产现状而启动的5项项目技改工作,现阶段已取得一定成效。其中,铟锗回收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湿法厂绿色升级改造项目已建成投入运行,预计年增锌锭产量7200吨,节约电费约200万元;资源再生一车间余热锅炉改造项目完成后将减少电锅炉使用频率,大幅度降低电能消耗,为实现节能降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当天10时许,在四环锌锗的熔铸车间,工人、机器正在有序作业,只见机器人将产品整理、打捆好后,叉车工便开始称重、堆放、装车。一系列工序后,一车车产品将销往全国各地。

“我们不仅严格把握好项目建设的时间节点,保证工程项目施工,投产过程中符合安全、环保要求,还加快生产效率,全力冲刺年度总目标。”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各班组细化分解指标赶超“进度条”,合理安排物料、设备、人员等生产资源,加快生产进度的同时,还积极做好隐患排查等工作。

石棉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现场

镜头转向石棉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现场,随着钢结构厂房的抓紧建设,主体厂房即将完工。为了加快进度,设备安装也在同步进行。

据石棉鑫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金涛介绍,项目主体厂房及生产设备预计11月25日全部完成,在设备带料调试后,一期项目争取今年年底建成投产。开工至今,短短几个月时间,项目建设就跑出了“加速度”。

“目前,我们公司位于小水工业园区的两个厂房已投产,是石棉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竹马厂区)的预处理工段,以年处理14万吨冶炼废渣为主。等到项目建成后,这些预处理工段后的中间产物将进入后续处理阶段,经过我们首创的火法工艺技术,最终形成标准钒产品。”金涛说,“变废为宝”是该项目最大的特色,一期投产后满产产值可达3.5亿元。“为了抢抓黄金工期,我们更是多点作战、倒排工期,为项目建设提速。”

项目建设热火朝天赶进度,企业开足马力忙生产,放眼石棉县,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都在为全力打好四季度收官战助力。

多举措见实效筑牢工业发展支撑

四季度是完成全年各项工作的决胜季、冲刺季、大干季。进入四季度,石棉县不仅加快招商引资步伐,还注重项目建设成效,通过打好工业提升超常攻坚行动、服务下沉超常攻坚行动、转企升规超常攻坚行动、底线坚守超常攻坚行动,细化工业增长举措,着力拼经济、拼速度、强支持,奋力推动今年全县工业经济稳步增长。

一方面,积极推动震后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并强化要素保障,抓好工业物流保通保畅。另一方面,加大市场主体帮扶力度,用好助企纾困政策“明白卡”,落实国家、省、市、县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持续抓好惠企政策宣传。今年以来,已有4150户市场主体享受各项惠企政策,总计金额5.43亿元。

“不仅如此,我们还按照入规上限及培育任务分解清单,进一步加强工作调度和督查力度,全面梳理摸排,摸清升规企业名单,预计龙兴电力、鑫能环保、蓝翔环保将在年底‘小升规’。”石棉县经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鼓励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开足马力、加快生产,他们还安排工作人员组成服务小组每日下乡走访企业。现阶段,共出动18人次,走访13家重点企业,取得了国庆假期期间全县54家规上企业52家加班生产,实现产值2.65亿元。

在统筹疫情防控方面,压实“四方责任”,推行工业园区和企业闭环生产“防疫泡泡”,并通知提前进行闭环生产物资准备工作,确保极端条件下更多企业能保持稳定生产。在持续强化震后安全工作方面,印发《关于切实抓好地震后、国庆节及党的二十大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积极督促企业及时完成问题整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