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来,达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以“环保世纪行”活动为契机,牢固树立“绿色引擎”驱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理念,通过“五举措”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加快形成集中布局、集群成链、集约高效的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格局。截至目前,达州工业领域34家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重点企业已纳入省级平台。1-7月,达州市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营收增速达13.5%。

一是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以推动建设万达开天然气锂钾综合利用集聚区为契机,打造天然气开采、天然气发电、天然气化工、锂钾化工、煤焦化工与磷硫化工耦合发展的能源化工创新示范基地;坚持以玄武岩纤维、微玻纤为基础材料,拓展纤维复合材料应用领域,促进新材料与后制品协同发展,打造全国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中国纤谷”;重点打造锂钾产业园、川渝合作(达州·大竹)智能终端产业园、万达开智能制造产业园,创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区。

二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以钢铁、水泥等行业为重点,组织各县(市、区)开展落后产能梳理排查,目前全市293台每小时10蒸吨以下燃煤小锅炉全部淘汰。

三是实施传统行业绿色低碳改造。强化源头减量、过程控制和末端高效治理,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提高清洁能源应用比重,持续推进燃煤锅炉“煤改气”“煤改电”等项目,鼓励实施电气化改造加快资源综合利用。

四是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着力绿色制造示范单位培育,送智送策进园区、进企业,指导帮助企业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绿色工厂15家,省级绿色园区2家。达州高新区成功创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全国首批低碳示范园区。

五是加快工业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发展。实施智能工厂(车间)建设、工业云平台应用、千企上云用云、智慧园区建设四大行动,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该市工业深度融合,790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上云用云,11大工业云平台功能模块可为全市工业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王玉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