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网讯 (记者 李洋)3月3日,以“软件力量 数字担当”为主题的四川省软件产业大会暨四川省软件行业协会第六届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在蓉举行。

会议现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次会议由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指导、四川省软件行业协会主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支持。大会对全省软件产业推进重点工作及成都市促进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进行介绍,对软件行业综合竞争力排行榜TOP30企业、软件行业名企名品名人、四川省工业软件供给清单进行发布。政府代表、行业专家、企业高层、行业服务机构等300余人齐聚一堂,聚焦热点话题,论道软件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四川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熊小鹏在视频致辞中介绍,2022年,全省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790亿元,同比增长11.0%;软件业务收入4835亿元,同比增长10.5%;全年研发经费投入343亿元,同比增长65.6%,高质量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熊小鹏致辞

熊小鹏表示,面对工业软件之缺,我省高度重视并加快推动工业软件产业发展,从协同攻关重点领域核心技术、着力培育新型工业软件产品、加速重点行业领域场景应用突破、建立工业软件创新平台与产业生态、夯实人才队伍基础五个方面着力,建设四川省工业软件创新中心,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引领作用,拓展应用场景,培育特色化人才,借助产业资金运作能力等,集聚“政产学研用金”各方力量,攻克关键技术,破解“卡脖子”难题,探索一条特色鲜明的工业软件产业化路径。2022年,全省工业软件收入154亿元,同比增长36.2%,在细分领域中同比增速最高。

四川省软件行业协会理事长秦志光在致辞中谈到,在数字化浪潮中,软件是核心,工业软件是重头,生态化合作是主流,企业是生力军。希望企业抓住提升国产化替代和应用的大好机会,通过协会搭建的沟通交流平台,汇聚各方资源和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同心同行,团结奋斗,以“软”实力铸就数字经济的“硬”支撑。他表示,四川省软件行业协会将团结千家会员,依靠百位理事,基于会员需求诉求,从研究开发、市场推广、区域合作等方面发力,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尽职尽责促产业发展。

会上,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处处长唐敏介绍2023年全省软件产业推进重点工作。他表示,我省将强化对软件产业的规划和政策引领,争取让普惠政策能够惠及四川的每一家软件企业。同时,今年将着力构建工业软件产业创新体系,其中将推进构建环电子科大工业软件产业高地。再者,今年我省要推进软件名园、名城建设。计划推进建设三个软件名园,聚集更多软件企业,集中进行政策扶持与引导。另外,今年我省还将培育一批软件行业名企名品,已梳理出优质产品并进行应用场景推广。此外,将依托电子科大等省内高校加强软件行业高端人才培养。最后,不断推进我省软件开源生态建设。

响应全省软件产业推进的重点工作,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软件产业处处长汪锋在会上也介绍了成都软件发展工作体系、2022年发展情况、2023年工作打算以及成都市进一步促进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他透露,2023年成都将力争实现软件业务收入突破5300亿元,已就支持产业壮大规模、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公共服务保障三个板块发布专项政策24个项目。

政策“大礼包”为软件产业发展做足了政策保障。不仅明确工作重点,介绍惠企政策,会上,行业专家们还对我省软件产业把脉问诊、传经送宝、建言献策。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院长周世杰、成都市工业软件发展联盟秘书长李斌、成都超算中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亮、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工业物联网中心技术总监魏勇分别带来“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助力成都工业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破解关键软件‘卡脖子’难题,探索工业软件产业化路径”“开源工业软件的现状与思考”“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分享-工业物联网在智能制造中的探索与实践”等主题报告。

行业发布展板

值得关注的是,为落实《四川省“十四五”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痛点问题、短板问题,提升关键软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推动国产工业软件产品应用和产业生态建设,更好支撑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四川省软件行业协会在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的指导下开展了《2022年四川省工业软件供给清单》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征集工作,共计征集58个工业软件产品和32个工业软件解决方案,并在本次会议进行发布。

同时,为培育和推广四川名牌软件产品,提高四川软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表彰为软件产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扩大软件企业影响力。会议发布“2022四川省软件行业名企名品名人”“四川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综合竞争力排行榜TOP30企业(2022)”名单。

最后,四川省软件协会副秘书长邓小华报告了协会2022年六方面工作开展情况、财务收支情况,以及2023年五项工作规划。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