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德阳市在推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工作中,以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城市工作为契机,建立四个支撑体系,全面推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高水平服务,着力打造“制度完善、保护严格、运行高效、服务便捷、文化自觉、开放共赢”样板城市。

建立知识产权政策支撑体系。先后从不同层面出台实施《德阳市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德阳市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工作方案》《关于做好高价值专利育成中心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优势和示范企业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指导文件,全面强化知识产权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经济实体的能力。截至今年8月,全市拥有效发明专利3017件,万人发明专利达到8.73件,培育并形成高价值专利育成中心5个,高价值专利组合9个;注册商标累计达42374件,中国驰名商标27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8个,地理标志商标5件;13件专利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5项专利获四川省专利奖。

建立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支撑体系。聚焦产业链、创新链需求,德阳市以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为载体,构建开放、多元、共生的知识产权服务创新生态系统和知识产权保护平台,以德阳科服与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为载体,搭建交易平台、航空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平台、清洁能源知识产权运营平台,推进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等各类知识产权数据整理、数据检索等便利化服务。截至目前,德阳市针对33家后备上市企业、296家高新技术企业、150余家重点龙头企业和1400余家规上企业等不同规模企业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推出38类164项知识产权系列服务产品,为企业赋力、赋智、赋能,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建立知识产权多元化保护支撑体系。建立知识产权常态化保护机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市场监管各项综合职能有机结合,纳入智慧监管体系,监测交易主体4008家、监测商品18.06万件,发现和处理电商领域专利纠纷类案件660件,立案19件,案值168万元。建立知识产权行刑会商制度,推动案件繁简分流,快审知识产权类案件132件,平均审理天数为66.7天,较过去缩短了7.4天。建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设立44个维权援助工作站,制定了维权援助工作站工作规则,培养知识产权“一线哨兵”,延伸知识产权保护触角;建立知识产权诉讼与仲裁、调解的衔接机制,成立了德阳市知识产权公证服务中心,建立了德阳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知识产权法律咨询100余件次,办理知识产权案件7件,办理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公证事项21件。

建立知识产权人才服务支撑体系。建立知识产权人才引育机制,把培养和造就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作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重要举措,纳入市“英才计划”卓越人才项目,专利代理人孙杰、冯精恒、曾晓波、李绪亮等入选德阳市科技服务卓越人才。强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机制,围绕产业发展需求,6人获得专利代理人资格,畅通知识产权服务人才职称晋升通道,7人通过知识产权高级工程师评审。建立知识产权人才服务发展机制,围绕科技创新、技术引进、招商引资等重大经济活动,引进知识产权服务机构21家、服务人才130人,引进无形资产评估机构4个,无形资产价值分析专家12人,培养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知识产权风险评估专业人才26人,建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专家库,入库专家98人。

(谢雨衡四川经济网记者钟正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