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危急时刻显担当,抗疫一线党旗飘。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达州市通川区重启“联创抗疫”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疫情防控大考中淬炼党性,筑起了一道道坚实的红色屏障。

达竹煤电家属院临时党支部党员志愿者正在执勤

“大家把口罩戴好,保持好一米间距。”“阿姨,这是你的菜,我给你送上来了。”连日来,在达竹煤电家属院里,总能听到党员志愿者杨凌川的声音。东城街道达竹煤电家属院修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有509户居民,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凤翎社区党员同志迅速集结,在原达竹煤电支部的基础上,吸纳辖区居民党员、联创社区党员共11名党员同志组建达竹煤电家属院临时党支部,与热心居民群众一起投身到疫情防控中,他们充当楼院保安员、信息采集员、秩序维护员、物资运送员,85后党员杨凌川就是其中一个。由于家属院系老旧楼院,大都没有安装电梯,院里居住的也都是60、70岁以上的老人,上门采集核酸,为住户送快递、送菜等,杨凌川有时候一天要来来回回跑上十几趟。

杨凌川正在为住户送物资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要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疫情防控一线锤炼党性,在为民服务中锻造初心。”杨凌川说道。

“B3栋临时管控,现需要一个人到封控楼栋协助采集核酸。”“我去,我年轻,身体素质好。”这句铿锵的话语来自朝阳街道金牌社区金牌小区临时党支部的党员王千琦。疫情来袭,23岁的王千琦主动请缨,全身心投入到封控楼栋协助核酸采集工作中,一天下来,穿上防护服的王千琦衣服被汗湿。“疫情发生以来,自己就一直在参与志愿工作,这次疫情形势严峻,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该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为守护家园平安贡献一份力量。”王千琦告诉记者,下一步她还将鼓励她的丈夫也加入志愿者队伍。

金牌社区金牌小区临时党支部

达州疫情发生以来,金牌社区火速成立4个临时党支部,86名党员分赴辖区封控小区、核酸检测现场、居民楼院,开展守楼护院、协助核酸采样、物资运送、帐篷搭建、劝导居民等工作,通过“党支部+志愿者+物管”协同作战机制,党员同志主动承担起封控楼栋物资运送、夜间值守等急难险重任务,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主力军和主心骨的作用,确保疫情防控有力有序。

据了解,在本轮疫情中,通川区“就地筑垒”,切实将党建战斗堡垒前移,93个市区结对联创单位、7000余名党员迅速组成160个临时党支部、300余支党员志愿服务队,从北部片区抽调精干力量、从区级部门调配160人组建23支党员突击队,将党旗插在疫情防控最前沿,确保关键时刻有组织在,关键岗位有党员在,广大党员干部主动亮身份、挑重担、担责任,就近下沉小区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一抹抹“党员红”闪耀“疫”线,筑起抗击疫情坚固的红色屏障。

(达州市通川区融媒体中心 周丽清)

推荐内容